技术文章
ip防护等级(防尘等级和防水等级)划分及标准
ip防护等级(防尘等级和防水等级)划分及标准
IP防护等级一般指电子电工产品的外壳防护性能,包括防尘和防水两个部分。
防护等级:是指按照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确定外壳对人接近危险部件,防止固体异物进入或水进入所提供的防护程度。
IP代码的意义:第一位特征数字是代表防尘等级,第二位特征数字代表防水等级。
防护等级代码
第一位特征数字
第二位特征数字
补充字母
IP65
防尘等级为6
防水等级为5
无规定
IP43
防尘等级为4
防水等级为3
无规定
IP5X
防尘等级为5
无要求
无规定
IPX4
无要求
防水等级为4
无规定
IPX4M
无要求
防水等级为4
试验时,试样需运行
IP43S
防尘等级为4
防水等级为3
试验时,试样需静止
IPX5/IPX7/IPX9
无要求
满足防水等级5/7/9三种
无规定
以上是对IP防护等级的含义举例说明,下面详细介绍每个防护等级数字代表的意义:
第一位数字
对固体异物的防护范围
对人接近危险部件的防护说明
0
无防护
对外界的人或物无任何特殊防护,可接触危险部件
1
防止直径大于50mm的异物进入;
直径大于50mm的物体不得完全进入壳内
防止人员的手背(手掌)进入接近危险部件;
直径50mm的球形试具应于危险部件有足够间隙
2
防止直径大于12.5mm的异物进入;
直径大于12.5mm的物体不得完全进入壳内
防止手指进入接近危险部件(直径12mm长80mm的铰链手指与危险部件有足够间隙)
3
防止直径大于2.5mm的异物进入;
直径大于2.5mm的物体不得完全进入壳内
防止工具接近危险部件;
直径2.5mm的试具不得进入壳内
4
防止直径大于1.0mm的异物进入;
直径大于1.0mm的物体不得完全进入壳内
防止金属线接近危险部件;
直径1.0mm的试具不得进入壳内
5
防尘;
不能完全防尘进入,但进入灰尘的量不得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不影响安全;
防止金属线接近危险部件;
直径1.0mm的试具不得进入壳内
6
尘密;
完全无灰尘进入
防止金属线接近危险部件;
直径1.0mm的试具不得进入壳内
- 上一个:
- IP防护等级试验标准与判定方法
- 下一个:
- 外壳IP防水与防尘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