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管材落锤冲击试验机的使用方法
管材落锤冲击试验机的使用方法
落锤式冲击试验机符合GB/T
14152-2001《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外冲击性能试验方法,时针旋转法》,GB/T
14153-2001《硬质塑料落锤试验方法通则》,同时满足ISO 3127对试验设备的要求,适用于各种板材、管材的落锤冲击试验。
1、使用温度:10℃~35℃;
2、附近无大的振动源,无强的电磁场;
3、环境中无腐蚀性介质,并注意做到电控箱通风良好;
4、电源:交流220V±10% 5A 50Hz;
5、工作台行程:0~400㎜;
6、锤头:SR5、SR 10、 SR 30、d25、d90
7、冲击高度:0~2000㎜;
8、高度定位误差:±5㎜;
9、外形尺寸:主机(长×宽×高)
730㎜×600㎜× 3700㎜
10、整机重量:约500㎏。
1.4. 工作环境与条件
● 环境温度:10℃~40℃的范围内;
● 环境相对湿度在30%~80%以内;
● 周围无震动,无腐蚀性介质的环境中;
● 在稳固的基础上正确地安装并调至水平。
● 工作时无强磁场干扰,周围空气无强对流。
2.2 仪器开箱检验当仪器未打开包装前可按照木包装上图示所示进行搬运,注意: 仪器在搬运过程中要避免剧烈的振动和机械损伤。若由于包装箱体破损使仪器受到损坏,请及时与相关运输部门联系并通知我公司,请操作者不要自行处置。
按照装箱单,对随机附件逐一核对,附件若与装箱单中不符,请及时与经销商联系。
2.3仪器安装
试验机拆箱后,置于注好地脚螺钉的基础上,调整机座底面使导向管的铅锤度达到1/1000,紧固地脚螺钉,调整锤体与导管的间隙,即锤在导管内前后左右摆量小于±2.0㎜。减速箱内注入锂基黄油。连接好控制箱与主机之间的电缆,接好电源。
主机电源连接:必须采用三线制电源接入。
该试验机主要由工作台、防止二次冲击机构、导向管、锤体、锤体升降及自动落锤机构、电机、减速器、电控箱、机座及V型铁升降机构等组成。
试验主机由传动系统、V型铁升降系统、限位开关、底座等部分组成。
● 传动系统通过PLC控制,带动继电器进行电机的正反转,达到锤提升下降到预置高度。
● V型铁升降系统通过门侧面的摇把进行V型铁的升降。
● 传感器:测量锤和管材的对零。
● 限位开关:为门限位,只有关上门之后才可以进行放锤试验。
注意:试验时首先调节试验位移区间,防止撞车。
● 底座:固定试验主机。
1通过摇把调节机构调整V型铁的高度,把管子放入。
2用手动调节管子的高度。
3电动对零。
4设定冲击高度,上升至设定高度。
5 冲击即可。
(1)控制柜开启机器电源;
(2)根据被测管材直径选择V型平台,小直径管用小V型平台,大直径管材用大V型平台。锤重和冲击高度按被测件标准选择。
“目标位置”,是用来设定试验高度,点设定高度输入框进入设定高度界面。
“当前位置”,是现在锤的高度。
“目标定位”按钮,是设定完高度之后自动提升到设定的高度。
“位置清零”按钮,对零完成之后,按清零之后,记下零点的位置。
“落锤”按钮,是到达设定高度后,放锤进行冲击。
“原点回归”按钮,是在冲击完成之后,按自动下降按钮,则会自动下降并自动抓锤。
高度可在0-2000mm任意设定,设定完成按确认键返回参数设置界面。
“上限位”,“下限位”,“门限位”,“对射位”均为限位信号显示灯,闪烁时处于出发状态。
(4)手动控制界面,如下图;
该界面用于落锤的手动控制,上升和下降不受目标位置和原点限制。
5)在这个界面可以进行手动调零:
具体操作如下:“上升”升起锤体,同时观察锤头与被测试样上表面刚好接触时停止;此时托锤的铝板的下表面应该低于防二次冲击的接锤板的上表面,否则上升或下降试样,达到以上要求;按“清零”使位移归零。
(6)调整完毕,返回系统控制界面,如下图:
“上限位”指示灯是一个上限提示灯。指设定高度超过2米时,会提示限位已到。
“下限位”指示灯是一个下限提示灯。指设定高度低于2米时,会提示限位已到。
“落锤”键,到达设定高度,点击此键放锤。
操作如下:
6.1首先按下清零键,然后按“目标定位”上升,到达设定高度,
6.2将处理完毕的试样放入指定位置,关好门,按“落锤”,此时机器按设定的程序完成一次冲击测试,并将锤接住,防止二次冲击。
6.3按下“原点回归”此时抓锤装置自动下降至挂锤,准备下一次冲击。
注意:在自动下降到对零期间,仪器一切动作均自动完成,不可人工干预。
以下注意情况:
若锤体试样砸破未弹起,未能将锤抱住,则实验自动结束,需人工干预在手动界面重新挂锤;
在自动下降之前,不可将高度清零;
自动试验过程中,若碰到上限位、下限位,设备都不继续运行,需通过手动界面,重新调整零点,挂锤;
(7)观察试样是否破坏,记录结果,试验完成。重复(5)到(6)步骤即可进行下一次试验。
(8)标定
此界面,为年检所用,修正位移及抱锤响应时间,出厂已经标定完毕,用户不可随意更改。
操作如下
在参数设定界面选择“调校界面”
通过修改“电机圈程”和 “编码器圈程”的大小可以标定位移。
通常情况下电机圈程=38.13mm,编码器圈程=190.65mm。根据加工件的差异进行修正。修改时注意编码器圈程应该等于电机圈程的5倍。
校准操作
2.目标位置输入高度值,例如2000mm,然后点击目标定位,待机器将锤提升至目标位置,稳定后,查看标尺显示的高度。填入测量行程内。
3.长按自整定,大约3s后,编码圈程,电机圈程数值变化后,校准完成。
1、本试验机发生误操作时有一定的危险性,当锤体提升后不允许在锤体下进行任何操作。同时应在试验机周围,醍目位置设置警示牌,提醒人们注意。
试样放好后,需将基座门关好,方可进行放锤动作,否则放锤无效。
2、传动皮带磨损严重时应更换。
3、避免锤体在无试样时落下空击。
4、要经常检查试验机各部件是否松动,特别是锤体部分,应始终能在导管内自动滑动并沿底板孔中心进入试样。防二次冲击抱锤机构,不应松动,插板抽动自由。
5、本试验机下部有接地端子,应可靠接地。
1.2 仪器概述
1.3主要技术参数
二、仪器安装
2.1 仪器搬运
三、仪器组成
3.1 试验主机
四、试验步骤
五、使用方法
1.再锤头位置挂好标尺,找到合适位置,清零。
六、安全事项